二手设备不补贴?技改项目‘设备清单’避坑全攻略
在企业技术改造的浪潮中,设备更新换代是关键一环。不少企业在筹备技改项目时,对设备的选择和清单编制存在诸多疑问。比如二手设备能不能享受补贴?设备清单到底该怎么制作才合规?今天,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些问题,避开技改项目 “设备清单” 的重重陷阱。
一、二手设备为何不享受补贴
在技术改造项目中,二手设备购置额虽然在项目评审时会纳入固定投资额计算,但很遗憾,它不计入新设备购置额,也就无法享受财政资金扶持。这背后是有原因的。技术改造项目的补贴政策,主要目的是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、新设备,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。二手设备在先进性、创新性上往往难以与新设备相比,无法很好地契合政策促进技术进步的初衷。而且,二手设备的来源、质量参差不齐,评估价值和技术水平难度较大,不利于补贴政策的公平公正实施。所以,企业在规划技改项目设备采购时,如果冲着补贴去,最好优先选择新设备。
二、制作设备清单的关键要求
1. 内容详细准确:对于购置的生产用设备,设备清单是重中之重。要详细列出设备名称、规格型号、品牌、数量及价格等基础信息。比如一台注塑机,不能简单写 “注塑机”,要精确到具体的型号,如 “海天 MA600/2000 注塑机”,品牌 “海天” 也要明确标注。数量和价格更是要准确无误,这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的核算,也是评审的重要依据。
2. 信息对应一致:为方便评审核查,设备名称、存放地点、合同信息、发票信息、付款信息、转固信息要尽量做到一一对应。假设一台设备合同上写的是 “高速冲床”,发票上却变成 “冲床”,这就会给审核带来麻烦,甚至可能影响项目申报进度。存放地点也要具体到车间厂房,精确到 “XX 车间 XX 生产线旁”,这样能清晰展示设备的使用场景和管理情况,也方便日后专家现场核查。
3. 提供佐证材料:仅有清单还不够,必须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。购买设备的合同、发票是最基本的证明,发票上的设备信息要与清单一致,付款记录也要完整保留。如果设备涉及进口,报关单等相关文件也要准备齐全。这些佐证材料是证明设备真实性和合规性的关键,缺了它们,设备清单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。
三、技术改造项目其他设备相关注意事项
1. 融资租赁设备补贴规则:采用直接融资租赁设备的工业企业有专属补贴方式。对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完工项目,按设备融资租赁合同额不超过合同签订时的银行同期(五年期以上)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的 15% 给予一次性补贴。不过要注意,单个项目补贴期最高不超过 3 年,单个项目单位单个自然年补贴额最高 200 万元,且同一设备融资租赁合同只能享受一次补贴政策。
2. 设备投资与项目要求匹配:不同地区对技改项目设备投资有明确标准。珠三角地区企业项目符合条件的新设备购置总额不低于 700 万元,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不低于 400 万元,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要在 500 万以上。企业在规划设备采购时,要充分考虑这些标准,合理安排投资,确保满足政策要求,才能顺利享受补贴。
四、2026年技术改造补贴申报关键节点与材料清单
时间窗口:设备需在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并完工;
核心材料:
1. 项目备案证/核准文件;
2. 设备购置合同、发票、支付凭证(不含税);
3. 环评批复、能评报告、纳统证明;
4. 设备验收报告(盖章)。
关键提示:2024年12月31日后购置的设备无法申报2026年技改补贴!
五、专业服务赋能:效率提升300%!
若企业资源有限或对政策理解不足,可借助专业团队:
² 1v1诊断:对标政策,精准定位设备清单问题;
² 材料代编:从合同到票据,全程合规指导;
² 风险预审:模拟专家审核,提前修正“致命伤”。
福利:私信回复“设备清单”,领取《技术上改造材料清单》!
限时服务:前50名企业赠送“设备合规性1v1诊断”!